当前位置:花卉百科谷 > 养花知识 > 养花技巧 > 盆景动势创作的理论基础
手机版

盆景动势创作的理论基础

来源:花卉百科谷 阅读:2.21K 次

盆景艺术的动势表现,是自然法则在盆景艺术上的表现。无论艺术结构还是塑造的艺术形象,都是源于自然、来自生活、师法造化的结果。古人云:“林无静树,川无停流。”大干世界,生生不息,运动不止,变化不停,动,是自然宇宙的真象。世间万物,大到无限的宇宙,小到一个细胞,都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。运动变化是绝对的,静止状态都是有条件的、暂时的、过渡的,因而是相对的。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无矛盾的静止状态。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静止,但认为静中有动,静必然转化为显著的动力。“深沉的静照,是飞动的活力的源泉。惟有动象可以表示生命,表现精神,表现那自然背后所深藏的不可思议的东西。”盆景动势创作,源于自然、顺其自然、还其自然、高于自然,是自然妙为的结果。

盆景动势创作的理论基础

艺术中的动势表现如前所述,是在静态形象中表现出来的,动离不开静,没有了静也就无所谓动,动和静既对立叉统一。就像艺术中的主与次、虚与实、刚与柔、张与弛等等一样,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,也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,对此我们先人早就懂得。《易经》日:“动静有常,刚柔断也”;“刚柔相推,而生变化”;“变化者,进退之象也”。动静、刚柔、进退的变化,就是对立统一的动势变化。由此说明,盆景艺术的动势变化,既符合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,也符合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法。对立统一规律是盆景动势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。

“静中有动,动中有静”这一美学命题,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率先提出来的。他说:“古人有诗‘风定花犹落’之句,以谓无人能对。王荆公对以‘鸟鸣山更幽’。“风定”为静,“花犹落”为动,静中有动;“鸟鸣”为动,“山更幽”为静,动中有静,体现了辩证的美学思想。由此,沈括的“动静说”成为一种美学观点和艺术理论,不断指导和启示后来的艺术家从相反相成两方面去揭示自然、生活中的美,创造艺术佳绩。动势盆景就是其中之一,这是沈括所不曾想到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hbkg.com/yanghuazhishi/yanghuajiqiao/61084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花卉百科谷 All right reserved. 浙ICP备19002310号-2

文字美图素材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,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立即处理。